【非洲商机】中摩矿业合作进入快速上升期

摩洛哥是一个传统矿业大国。摩洛哥磷矿石储量达500亿吨, 占世界储量的70%左右,位居世界首位。其他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银、金、钴、锰、钡、铜、盐、磁铁矿、无烟煤、油页岩等,其中油页岩储量1000亿吨以上,含原油60亿吨。另一方面,中国用于制造业的矿产,如铝、铜、铅矿,占全球需求量的 70%以上。因此,非洲尚未全面开发的丰富自然资源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

纳赛尔博士受邀担任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大赛”摩洛哥赛区评委

2022年5月29日,第二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摩洛哥赛区决赛在摩洛哥国家图书馆举行,非中协会(ACCAD)主席、瑞锝投资总经理纳赛尔博士以汉学家身份应邀出席担任评委。出席此次决赛的嘉宾还有驻摩大使李昌林,摩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校长加西,驻摩使馆文化参赞陈冬云。摩拉巴特、卡萨布兰卡和丹吉尔三所孔子学院师生以及在摩中资机构代表也出席了活动。

摩洛哥对华贸易逆差正在缩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邓力在接受《非洲青年》杂志(No3109 - February 2022)采访时说,中国将继续通过鼓励进口非洲产品,特别是与自然资源无关的产品,来促进中非贸易的平衡发展。已经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拓宽进口渠道,在标准互认、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以及在北京峰会宣布的 "八大倡议 "框架内,通过50亿美元的专项基金为非洲出口公司进行财政支持。邓力副部长还宣布即将推出中国公司进口非洲产品和服务的在线新平台。数据显示,摩洛哥在2021年的出口结果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惊喜,反映了非洲对华出口的愿望。

驻摩大使李昌林先生莅临协会拉巴特总部指导

驻摩大使李昌林先生莅临协会拉巴特总部指导 2022年4月8日摩洛哥时间上午,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先生在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ACCAD)拉巴特的办公室,与协会主席、瑞锝投资总经理纳赛尔·布希巴博士(Dr. Nasser Bouchiba),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交流会谈。李昌林大使与纳赛尔博士谈到协会在摩洛哥沙漠城市伊尔富德推动的社会项目——“中非盐水农业示范农场”。示范农场引进中国技术,首次将苦咸水淡化与土壤改良技术结合,已经获得显著效果,对此李昌林大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协会继续努力,把示范农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广阔的沙漠地区,进一步推动沙漠农业发展和减贫事业。 这是一次愉快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会谈。李昌林大使自赴摩履任以来,为中摩合作与交流做出了大量的务实工作,积极推动了中摩各领域交流合作。李昌林大使对非中协会以及纳赛尔博士在促进中摩友好交流与合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称赞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摩各领域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加本次交流会谈的还有中国驻摩使馆官员、DAFMED出版社社长艾哈迈德·马拉迪(Ahmed Marradi)先生以及非中协会能源与矿业委员会主任孟继军先生。

【南方日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摩合作:从旅游文化两方面启动

【南方日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摩合作:从旅游文化两方面启动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和摩洛哥的合作带来了非常大的空间。”日前,摩洛哥中非研究专家纳赛尔(NasserBouchiba)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中摩合作最好的时期,可以先从旅游和文化两方面启动,“文化旅游一频繁,大家互相认识就更多,创造的商机就越大”。 ▲ 纳赛尔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现场图 纳赛尔此前曾在广州中山大学就读本科、硕士和博士,他的博士论文主题就是研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纳赛尔认为,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中摩合作的一个主要着力点。纳赛尔透露,目前摩洛哥方面正在跟广州大学旅游学院洽谈,双方将采取合作办学的模式,一方面将中国的老师和教育体系搬到摩洛哥,另一方面通过“2+2”形式,让摩洛哥的学生有机会到广州学习技能和语言。与此同时,中国学生也可以到摩洛哥上大学。 在经贸合作方面,纳赛尔认为摩洛哥和广东有巨大合作空间,“摩洛哥要发展制造业,广东经验不容忽视。”比如,摩洛哥在撒哈拉沙漠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发电厂,可以向广东的光伏企业取经,生产绿色可再生能源。摩洛哥有2400公里的海域要推出养殖项目,也可以与目前正着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广东湛江市合作。 来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摩合作:从旅游文化两方面启动 (southcn.com)

【国际在线】摩洛哥专家:勿让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蒙蔽”国际合作的阻碍

【国际在线】摩洛哥专家:勿让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蒙蔽”国际合作的阻碍   2019年6月27日,国际在线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米春泽):在影响全球格局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即将在日本举行。而近期受中美贸易摩擦所影响的世界经济格局在未来的走向则同样引起了非洲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强对话、寻求共识是解决经贸争端、确保全球经济平稳过渡的最佳途径。不应让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蒙蔽”国际合作的阻碍。 ▲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表示,在多极化成为世界主流发展趋势的今天,任何国家坚持采取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都是“不负责任的”。纳赛尔认为,世界目前仍面临着极端主义威胁、资源短缺、地区发展失衡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应让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蒙蔽”国际合作的阻碍,“以西方,以英国、美国为主,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主张在全球推广自由化,尤其是从贸易的角度。我们发展中国家在当时为了适应自由化贸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中国也是如此。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到有一些国家提出极端的保护主义措施,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我认为(目前)最主要是(各国)需要抱着合作的态度,进一步对话,寻求符合全球秩序的自由贸易,这有利于全球的稳定。”   纳赛尔在采访中回顾了2008年中国国务院研究部署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以及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全球合作发展的历程。他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依靠内外政策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仍然充满着“韧性与潜力”。他告诉记者,积极拉动内需、开展对外合作正是使中国经济具备强大“韧性”的原因所在,“一方面,现在中国的内需在不断上升;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布局现在已经有了,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响应这样的一个平台,大家就可以更加平等地进行交流,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我认为这两点形成了中国经济目前的‘韧性’。”   纳赛尔表示,“发展”“改革”等理念自始至终贯穿着新中国70年来的历程,中国的发展模式一直是各发展中国家值得借鉴的典范。曾经在中国求学、生活近20年的他谈及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展成就的最深印象时,提到了“脱贫”二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一个理念,就是在建设符合自身国情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重点放在改善民生。而改善人民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发展好经济,这一点是我在中国的20年中切身感受到的。中国政府在不断增强国力的同时,同步进行的是脱贫:发达地区去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脱贫。摩洛哥政府现在也在讨论如何使‘脱贫’转型,更高效地去利用、借鉴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 来源:摩洛哥专家:勿让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蒙蔽”国际合作的阻碍 – 国际在线移动版 (cri.cn)